前幾天瑞士銀行公布的全球財富報告中,台灣成人的平均資產為31萬2075美元(約台幣940萬),中位數資產為11萬4871美元(約台幣350萬),我從這些報告數據中,想與你分享7點想法。
指數化投資
-
-
-
2003年如果你用1000萬投入台股0050ETF,並照4%提領法,每年隨通膨調整金額,到2024年,不但沒把錢領光,帳上反而剩下將近6000萬,累計已提領超過1000萬!這樣的結果,是不是完全顛覆你對「退休會領到破產」的想像?
-
有件事情YP忍了好久,現在終於可以大聲說出來,我要很興奮地宣布,YP指投網的全新會員制度以及年度優惠活動(限時的折扣高達50%),除了原本的 Premium 會員方案之外,現在新增了 Premium Plus 頂級會員方案,包含最新推出的史上最強大的退休規劃平台功能,錯過這次,你可能會錯過最划算的退休規劃機會。
-
4%法則是一種簡單又廣受歡迎的退休提領策略,但你是否曾懷疑,這個看似簡單的規則,在面對真實世界的市場波動和通膨時,真的有如此可靠嗎?
-
你知道自己的財務健康狀況如何嗎?許多人每天忙於工作與生活,但談到關於自己的身價,或許完全沒有概念,因此,在這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,個人資產負債表如何幫助我們更有效地理財。
-
對於許多投資人來說,高股息ETF就像一杯溫暖的咖啡—現金入帳時的那一刻,總能帶來安心與滿足感。我也懂那種,第一次收到薪水心情,但我想跟你分享一個不同的視角:看似誘人的高股息,未必代表投資表現優異。其實,真正決定你投資成敗的,並不是收到多少股息,而是整體的總報酬率。因此在此文章,將透過「賣股模擬」的方式,把一檔股票的資產變現,以匹配另一檔股票的股息現金流。結果非常明顯:只有同時考量股價成長和股息再投入的總報酬率,才是真正評估投資績效的核心關鍵。
-
「怎麼又沒錢了?」薪水剛入帳,還沒到月底,存款已經見底?明明每個月都有存錢,卻總覺得錢不知不覺流失了?如果你有這樣的困擾,那麼 「現金流量表」 就是你的財務救星!就像企業有財務報表來追蹤資金流動,個人也需要一份專屬的「財務儀表板」,幫助你掌控每一分錢的去向,確保財務穩健前行。
-
效率前緣與資產配置對投資有用嗎?投資就像日常生活中的選擇,一門學會「平衡」的技巧。計劃旅行時,你會在舒適與預算間權衡;挑選課後活動時,也會考慮興趣與學業的影響。同樣,在投資中,我們需要合理配置資產,找到風險與報酬的最佳平衡。
-
在許多投資故事中,我們不時會發現這樣的轉變「一位曾經在主動投資中獲得優異報酬的投資者,最終選擇了指數化投資。」這樣的變化,讓人不禁好奇:「既然主動投資能賺錢,為何還要放棄?」